目录
洞悉台股:黑天鹅与AI驱动的市场韧性
Q1: 当前台湾股市面临的主要“黑天鹅”事件是什么?它们对市场有何影响?
当前台湾股市面临的两大“黑天鹅”事件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中国新创公司DeepSeek发布的强大AI模型。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谨慎观望,市场缺乏买盘,从而可能引发股价下跌。然而,这种下跌反而可能成为一个买入点。从长远来看,关税威胁可能会促使厂商提前拉货备货,特别是在2026年之前,这反而会在短期或中期内对台湾相关厂商的基本面、营收和盈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DeepSeek的AI模型一开始被视为对NVIDIA等芯片公司的利空消息,因为其可能降低AI开发的成本。但深入分析发现,DeepSeek的创新算法实际上会加速AI的发展,降低单位算力成本,从而推动更多AI应用出现。这将刺激云服务提供商(CSP)和非云端业者(如AI PC厂商)的资本支出,因为他们需要不断升级算力以保持竞争力,这反而对NVIDIA及其供应商是利好消息。
Q2: 台湾股市在农历新年开盘大跌后迅速反弹,这是否预示着市场依旧强劲?反弹的原因是什么?
是的,台湾股市在农历新年开盘大跌850多点后迅速反弹,这预示着市场依旧强劲。快速反弹的原因在于,市场对两大“黑天鹅”事件的解读从恐慌转向理性。
对于关税,特朗普的目的是通过谈判达成对美国经济有利的结果,而非单纯的关税惩罚。当投资者认识到关税并非终极目标,不确定性减弱时,恐慌情绪便会消散。此外,厂商为应对未来关税而提前备货的需求,也为市场提供了强劲的拉货动力。
对于DeepSeek,市场最初担忧其低成本AI模型会减少对NVIDIA芯片的需求。然而,进一步分析表明,DeepSeek的出现会加速AI应用的蓬勃发展,降低AI应用的门槛,从而刺激更多企业投入AI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算力硬件(如NVIDIA芯片)的需求。这种认知转变使得DeepSeek从利空转变为推动AI产业整体发展的利好因素。
综合来看,这些因素促使市场情绪迅速稳定并反弹,显示出台湾股市在应对外部冲击时的韧性和内在动力。
Q3: 关税战对台湾厂商是福是祸?为什么?
关税战对台湾厂商而言,短期内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和波动,但从中期来看,反而可能成为一种“福气”。
这是因为:
- 提前备货潮:如果像特朗普这样的政策制定者威胁要对特定商品征收关税(例如针对汽车、医药或半导体芯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厂商(如欧洲厂商)在关税正式实施之前,会选择提前大量采购和囤积货物,以避免未来成本增加。这种“抢运潮”会显著拉动台湾供应商的订单和营收。
- 库存水位低位回补:目前全球厂商的库存水位普遍偏低。在关税威胁下,厂商将从低库存水平回补到正常甚至超额库存,以应对潜在的关税成本增加和供应链中断风险。这一过程预计将发生在今年第二季度到下半年,从而带来强劲的拉货动能。
- 情绪波动后的买点:虽然关税不确定性会在短期内引发市场情绪波动,导致股价下跌。但一旦关税政策明确(例如公布具体实施时间),最坏的情况已知,市场会开始消化利空,并转向关注提前拉货带来的业绩增长,这反而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买入机会。
因此,尽管关税最初带来担忧,但其衍生的提前拉货和库存回补需求,有望在基本面和股价表现上为台湾相关厂商带来亮眼数据。
Q4: DeepSeek的AI模型出现后,对NVIDIA和整个AI产业是利好还是利空?
DeepSeek的AI模型出现后,对NVIDIA和整个AI产业被解读为利好。
最初市场担忧DeepSeek强调的创新算法和低成本AI模型可能会减少对昂贵NVIDIA芯片的需求,从而构成利空。然而,更深入的分析表明,DeepSeek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显著提升算力效率并降低单位成本(即以同样的成本处理更多的Token算力,或以更快的速度处理更多数据)。
这带来的结果是:
- 加速AI应用爆发: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将极大促进AI应用端的蓬勃发展,会有更多新的AI应用涌现。
- 刺激资本支出:云服务提供商(CSP)等算力投资者将继续进行资本支出,因为他们需要参与算力军备竞赛和创新。NVIDIA的B系列GPU虽然成本较高,但其算力大幅增加,单位成本反而降低,使得CSP厂商更愿意采购。
- 推动硬件升级:非云端业者,如AI PC厂商(例如华硕),也会升级其硬件以支持更多AI应用。NVIDIA作为核心芯片供应商,将持续受益于对更先进GPU和算力的需求。
总而言之,DeepSeek通过优化算法降低了AI的门槛和运行成本,这非但没有削弱对NVIDIA等硬件的需求,反而因为AI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效率的提升,刺激了对更强大、更高效算力的持续投入,从而推动整个AI产业链向上发展。
Q5: NVIDIA即将公布的财报表现预期如何?其股价目标价为何能超过20000块?
NVIDIA即将于2月26日公布的财报预期乐观。
乐观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 客户资本支出上修:NVIDIA的主要客户——云服务提供商(CSP,如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在DeepSeek出现后,不仅没有缩减,反而上修了2025年的资本支出预期(从2823亿美元增加到321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33%)。这表明他们将购买更多的NVIDIA芯片,或投资于自研ASIC芯片,无论哪种情况,都意味着对高性能算力的持续巨大需求。
- 单位算力成本下降推动需求:只要NVIDIA能持续开发出算力更好、更先进的芯片,客户就愿意支付。因为尽管单个芯片价格可能高昂,但其提供的每秒算力大幅增加,使得单位算力成本反而显著下降,这正是CSP厂商所追求的效率。
- AI应用变现能力加速:随着AI应用(Edge AI)的变现能力和速度加快,会进一步推动对底层硬件算力的需求。
基于这些积极因素,NVIDIA的财报和展望预计将符合或优于市场预期。至于其股价目标价能超过20000块(此处的“20000块”可能指的是历史数据或特定预测模型下的一个高值,考虑到上下文语境,应理解为看好其继续上涨的潜力),是基于对其预估EPS(每股收益)和市盈率(PE ratio)的评估。即使当前市盈率(约52.6倍)相对之前高点有所回落,但考虑到其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市场地位,结合50倍或60倍的PE,分析师认为其一年左右的目标价确实有潜力达到甚至超过20000(或类似的高位)。
Q6: AI产业的发展阶段目前处于何处?最终目标是什么?
AI产业目前正处于上升周期的中间阶段,尚未达到高峰。
经济循环显示,多头行情可能尚未结束,甚至可能还有一两年时间。AI产业本身也已经发展了三年,但其终极目标——通用人工智能(AGI),即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学习和思考,并处理各种复杂任务——仍“遥遥无期”。
在通向AGI的道路上,厂商将持续投入资本支出,因为他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推出新的AI应用。整个AI发展过程是一个计算能力不断堆叠、产业不断升级的渐进过程。就像互联网和PC产业早期一样,虽然可能会经历泡沫或修正,但最终会成为不可逆转的技术趋势。
因此,当前AI产业正处在一个持续投入研发、拓展应用、提升算力的阶段,远未触及发展的天花ol。
Q7: 除了AI相关股票,还有哪些非AI股被推荐?其推荐理由是什么?
除了AI相关股票,推荐了六档非AI股,分别是:
- 富邦金: - 理由:受惠于今年的降息周期,保险族群的盈利能力将相对较好。 - 亮点:现金殖利率在4%以上,对于大型机构投资者(如保险、银行、基金)具有吸引力,且金控受险股相对安全。 - 题材:每年一到三月有高殖利率题材,五月有高股息换股机会。
- 冠德: - 理由:与富邦金类似,具有高配息和高殖利率的题材。
- 上银、亚德克: - 理由:与机器人题材和中国制造业复苏的主题相关。
- 裕民: - 理由:受益于特朗普关税政策下的提前拉货潮。尽管具体关税实施时间未定,但厂商已开始紧张备货,这将带动航运需求。
- 精雀: - 理由:该公司成功转型,切入电动车电池盒领域,并进入中国新能源车供应链。 - 亮点:受比亚迪等中国新能源车企销量增长驱动,其业绩出现显著回升(去年EPS 0.44元,今年预估增长到2.85元),具有高成长性,符合市场对“新客户、新题材”股票的偏好。
这些非AI股的推荐,显示了除了炙手可热的AI概念外,市场依然存在其他具有增长潜力、分红吸引力或特定事件驱动(如关税、制造业复苏)的投资机会。
Q8: 对于上述推荐的股票,投资者应如何操作?
对于上述推荐的AI股和非AI股,建议投资者采用中长期视角进行操作,通常持有周期在6个月到1年,因为其趋势被认为是正向的。
具体操作策略包括:
- 避免追高,等待拉回:由于股市波动受情绪和不确定性(如关税)影响,股价可能出现修正。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高,而是等待股价回落到相对安全的买入点。
- 关注技术指标:例如,可以观察KD指标(随机指标),等待其向上勾头,并结合股价是否回落到关键技术支撑位,如月线附近,作为介入的时机。当股价回到月线附近且KD指标显示买入信号时,可能是较好的介入点。
- 关注基本面数据:同时结合公司的基本面数据,如财报表现、营收增长、盈利能力等,确认其增长潜力。例如,联发科上修第一季和全年营收预期,且1月营收年增近15%,这些都是验证其强劲基本面的信号。
- 理解行业趋势:对于AI股,要理解AI从硬件到应用端(如AI手机、AI PC、机器人)的发展逻辑,以及NVIDIA等核心公司在算力竞赛中的优势。对于非AI股,则要理解其背后的特定题材,如降息、机器人复苏、关税驱动的拉货潮、或新能源车供应链转型。
总之,核心思想是“拉回找买点”,即在股价因短期情绪或不确定性回落时,寻找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优质股票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