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空头市场交易策略与资金管理要点
1. 什么是空头市场?为什么说只有经历过空头市场才算是成功的交易者?
空头市场指的是股价普遍下跌的市场,有时甚至会出现熊市,例如特朗普当选后美国股市和台股(从接近24000点跌至17000多点)都曾经历过大幅下跌。在牛市(多头市场)中,即使有所回撤,只要持有足够长的时间,大多数投资都能获利,这容易造就“少年股神”。然而,真正的交易者需要经受住空头市场的考验,因为在顺风顺水时大家都会操作,但在空头市场中,面对大幅亏损却不知所措、不忍止损,甚至因使用融资而被强制平仓,才是对交易者心性和风险管理能力的真正考验。因此,只有经历并成功应对了空头市场,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成熟且成功的交易者。
2. 在空头市场中,最重要的资金管理原则是什么?
在空头市场中,最重要的资金管理原则是仓位控制(部位控制)和总资金控制。仓位控制是指对单一投资标的投入的资金量,包括是否使用融资以及设定止损点。总资金控制是指对整体投资组合的资金分配和使用率。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并且都旨在应对市场风险,尤其是在系统性风险来临时保护本金。
3. 如何进行单一仓位(部位)的风险控制?
单一仓位的风险控制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 明确最大止损点: 在买入股票前,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能承受的最大亏损是多少。例如,买入1000万的股票,如果能接受3%的止损,那就是30万。
- 谨慎使用融资/杠杆: 融资本质上是放大收益和风险的工具。如果止损点很小(如3%),在没有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融资,但对于散户而言,一般建议尽量不要使用,避免承担过大的风险。
- 警惕流动性风险: 这是使用融资最大的隐患。当市场出现连续跌停,即使你设定了止损点,也可能因为无法卖出而被迫吞下巨额亏损。因此,要避免投资那些融资使用度高、存在潜在流动性风险的个股。
4. 如何进行总资金的风险控制?
总资金的风险控制主要应对系统性风险,即当整个市场或大多数股票都在下跌时的情况。其核心思想是分散风险和控制整体仓位:
- 分散投资: 不要把所有资金集中在一只股票上,通过投资多只股票或不同类型的资产来分散风险。
- 控制总资金使用率: 在市场不确定或处于空头时期,应降低整体仓位的使用率。例如,如果平时持股占总资金的八成,在空头市场中可能只使用三到五成,甚至更低。
- 试单和分批建仓: 在市场底部布局时,可以分批少量买入,逐步建立仓位,而不是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
- 计算整体亏损承受能力: 通过控制总资金使用率,即使单只股票平均下跌15%,如果你的总资金只使用了四成,那么整体亏损可能只有6%,从而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冲击。
5. 融资在空头市场中是否完全不可取?
并非完全不可取,但必须极度谨慎。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和你对止损点的把握。 如果当前市场没有明显的流动性风险,并且你对单只股票的止损点设定得非常明确且严格,同时能确保在达到止损点时能够顺利卖出,那么可以考虑使用融资。 然而,流动性风险往往是突发的,比如某些突发事件(如政治言论)可能导致大范围的跌停,使得大量股票无法卖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止损点,融资也可能导致强制平仓。因此,对于普通散户,通常建议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融资,尤其是高融资使用度的个股应避开。
6. 为什么强调止损点的重要性?
止损点是风险控制的生命线。它明确了你对单笔交易能承受的最大亏损,并提醒你在达到该点时及时止损,避免亏损进一步扩大。无论是否使用融资,设定并严格执行止损点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没有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融资与否是次要问题,但若无法明确止损点或无法执行止损,则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7. 在空头市场中,除了股票,是否还可以配置其他资产?
是的,在空头市场中,资金的配置不应仅限于股票。为了分散风险和平衡投资组合,可以将部分资金分配到其他资产类别,例如期货账户、债券等。这样可以避免所有资金都暴露在同一市场风险中,从而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
8. 如何判断一只股票是否存在高融资风险?
在决定是否使用融资进行某只股票的交易时,应该回顾一下该股票当前的融资使用度或融资余额。
- 查询融资使用度: 通常有相关规定对融资使用度进行限制,可以查询该股票的融资是否已接近上限或已满。
- 关注资金不平衡: 观察是否有其他资金不平衡的迹象。 高融资使用度的个股在市场下跌时,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卖压,因为大量的融资盘在亏损时会蜂拥止损,甚至被强制平仓,导致股价加速下跌,增加流动性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此类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