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持有:市场择时与“人性之极”策略

1. 为什么说“把握市场时机”非常困难?

把握市场时机,即“低买高卖”,听起来简单,但在现实中却极难实现。投资者经常面临刚买入就下跌,或者刚卖出就大涨(俗称“卖飞”)的情况。这是因为市场波动难以预测,尤其是在关键的上涨时期,这些时期往往发生在市场底部或熊市转向牛市的初期,一般人难以准确判断。

2. 长期持有策略相比择时交易有何优势?

根据研究数据,从2003年1月投资1万美元于标普500指数至2022年12月,简单持有(不进行任何择时交易)的期末市值达到64,844美元,增长超过6倍,年化回报率为9.8%。而如果错过了涨幅最大的少数几个交易日,回报率就会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这表明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择时、傻傻地长期持有是最容易赚钱的方式。

3. 错过市场上涨日的具体影响有多大?

数据分析显示,错过少数几个涨幅最大的交易日会对投资回报产生巨大影响:

  • 错过涨幅最大的10个交易日,20年后市值降至29,708美元,年化回报率降至5.6%。
  • 错过涨幅最大的20个交易日,20年后市值降至17,826美元,年化回报率降至2.9%。
  • 错过涨幅最大的30个交易日,20年后获利仅17%,年化回报率仅0.8%。
  • 错过涨幅最大的40个交易日,20年后亏损20%。
  • 错过涨幅最大的50个交易日,20年后亏损43%。

更残酷的是,在近5300个交易日中,只要错过了涨幅最大的1个交易日,你的投资回报就会减半。

4. 为什么涨幅最大的交易日多发生在熊市?

研究发现,涨幅最大的交易日基本都发生在熊市中,或者熊市向牛市转折的最初阶段。例如,2020年3月13日的大涨(9.29%)恰好发生在这20年跌幅第二大交易日的第二天。这说明市场的大幅反弹往往出现在极度悲观、无人知道熊市何时结束的时候。因此,试图躲过下跌的同时也极容易错过这些关键的上涨行情。

5. 普通投资者应如何优化长期持有策略?

虽然不择时的长期持有是基础,但普通投资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一些简单的趋势观察方法和对市场规律的了解,结合“人性之极”进行策略性交易。这意味着在市场极度乐观时保持谨慎,在市场极度悲观时保持勇敢。但这并非要频繁交易,而是理解市场情绪的极端点。

6. “人性之极”指标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投资者?

“人性之极”指标通过观察市场宽度来衡量市场情绪的极端点。具体包括:

  • 50日市场宽度(股价高于50日移动平均线的成分股比例)
  • 200日市场宽度(股价高于200天移动平均线的成分股比例)

当50日市场宽度高于85%时,市场可能处于阶段性顶部(此时应谨慎);当50日市场宽度低于15%时,市场可能处于短期底部区域(此时应勇敢)。如果50日市场宽度和200日市场宽度同时进入这两个极端区域,则有可能是市场中长期趋势反转的位置。这个指标能够直观地告诉投资者何时“别人贪婪我恐惧”,何时“别人恐惧我贪婪”,从而避免原则性错误。

7. 择时交易最大的难度和风险是什么?

择时交易最大的难度在于不可能恰好躲过下跌又能精准捕捉到暴涨。当交易系统告诉你市场有风险而让你离场时,你几乎不可避免地会错过那些大幅上涨的行情。然而,错过这些大涨行情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最终结果可能远不如什么都不做,简单地长期持有。试图通过纯粹的择时交易实现长期财富增值非常困难,因为它要求投资者不能犯错,也不能错过任何关键的上涨时机。

8. 这期视频最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这期视频最想表达的核心观念是:任何方法、理念或技术都无法准确预知未来,盈亏同源。躲过下跌的同时,也有可能错失上涨,而错失上涨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不择时的长期持有,同时在市场情绪极端时运用“人性之极”进行策略性思考,才是最容易实现财富增长的方式。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做傻事”,即在市场极度乐观时谨慎,在市场极度悲观时勇敢。

打印/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