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懒人投资法:超商店员的致富秘诀
1. 为什么说投资股票的长期回报只来自于1%的股票和1%的上涨时间?
长期投资回报的现象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首先,研究表明,美国股市的长期回报主要由极少数(大约1%)表现出色的股票贡献。以台湾为例,台积电在特定年份的盈利甚至超过了所有台湾金融公司的总和,如果错过了这样的关键股票,整体投资回报会大打折扣。然而,这1%的股票并非一成不变,过去表现优异的股票(如早期台湾的水泥股或农业股)可能会被新兴行业(如电子产业)所取代。因此,即使是长期持有,也很难准确预测并持续持有那未来的1%关键股票。
其次,投资回报也高度集中在极短的上涨时间内。以台湾50指数为例,在长达23年的交易日中,如果错过了其中涨幅最大的1天,年化报酬率就会显著下降;如果错过了涨幅最大的54天(约总交易日的1%),年化报酬率甚至会低于银行定存。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试图通过择时来规避下跌,或者频繁进出市场,很可能错失了绝大部分的上涨机会,从而导致投资收益远低于长期持有。
2. 为什么个人投资者很难通过选股来跑赢大盘?
个人投资者很难通过选股来跑赢大盘,原因在于“1%股票”和“1%上涨时间”的效应。首先,想要找到并持续持有那1%的关键股票是极其困难的。历史告诉我们,领涨行业的龙头企业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更迭。过去是水泥、农业,后来是建筑,现在是电子。普通投资者很难预测未来哪个行业或哪只股票会成为下一个“台积电”,更不用说长期持有它20、30年。
其次,即使是专业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也难以准确捕捉到关键的上涨时间并避开下跌。如果投资者试图通过择时来参与最大涨幅并避免最大跌幅,反而可能因为错失关键上涨日而损失惨重,或者在下跌时未能有效规避。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选股和择时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很难持续战胜市场。
3. 基于以上结论,对于普通投资者有什么核心的投资理念?
基于“1%股票”和“1%上涨时间”的结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核心的投资理念是:指数投资和长期持有。
- 指数投资: 由于个人难以准确选到那1%的关键股票,也不可能预测未来哪个公司会持续领跑,投资像ETF这样的指数型基金是最佳选择。ETF能够分散投资于市场中的一篮子股票,自动包含了那些表现优异的公司,即使未来领涨的公司发生变化,指数也会自动进行调整,从而避免了选股的困难。
- 长期持有: 由于绝大部分的投资回报集中在极短的上涨时间内,投资者需要“一直在场上”。这意味着避免频繁交易和择时,坚持长期持有,即使市场波动也要保持耐心,以确保不错过那些决定性的大涨日。只有长期持有,才能充分参与到市场整体的成长中,享受到复利带来的收益。
4. 一位超商店员是如何配置他的700万ETF投资的?
这位超商店员将他的700万台币资产主要投入到四档世界级的ETF中,并采取了90%股票、10%债券/房地产的配置比例:
- 90% 全球股票ETF (VT): 大部分资金(90%)投资于全球股票ETF,如VT。这与约翰·博格等被动投资倡导者的研究结论相符,他们认为对于60岁以前的投资者,90%股票和10%债券是较好的配置方式,也与巴菲特遗嘱中建议90%投资标普500指数的理念相似。
- 5% 债券ETF: 5%的资金配置在债券ETF。
- 5% 房地产相关ETF (REITs): 另外5%的资金投资于房地产相关ETF (REITs)。选择房地产ETF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收益主要来源于租金,且法规要求将大部分租金分配给股东,这对于寻求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例如案例中提到的是个人偏好,希望成为“全球包租婆”)。
5. 为什么他会选择90%股票、10%债券/房地产的配置?
选择90%股票、10%债券/房地产的配置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 年龄与风险承受能力: 这种高比例的股票配置通常推荐给年龄较轻、投资期限较长且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约翰·博格的研究表明,在58-60岁以前,90%股票、10%债券是相对较好的配置方式,因为年轻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来抵御股市短期波动,并从长期增长中获益。
- 与投资大师理念契合: 这种配置与巴菲特的遗嘱建议(90%投资标普500指数,10%投资美国公债)不谋而合,显示了对被动投资和长期股票市场增长潜力的信心。
- 追求更高回报: 股票通常具有更高的长期回报潜力,通过高比例配置股票,可以最大化地捕捉市场上涨的收益。
- 房地产ETF的特殊性: 额外配置5%的房地产ETF,除了分散投资,也考虑到其作为REITs的特殊性,即收益主要来自租金收入,并且有强制分红的规定,为投资组合带来额外的现金流来源,满足个人偏好。
6. 这种ETF配置在过去九年取得了怎样的回报?
这位超商店员的ETF配置在近九年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回报。从2016年开始,累计回报率达到了195%,年化回报率高达12.8%。
尽管在某些年份(如中美贸易战期间或2022年股债双跌时期)出现了下跌,但整体而言,该组合表现出色。例如,2017年年化回报率达到12%,之后也出现了35%、25%、19%等高增长年份。即使在下跌年份,跌幅也相对可控(例如2022年股债双跌时约跌10%)。这充分证明了这种以全球股票ETF为主、辅以债券和房地产ETF的长期配置策略的有效性。
7. 这种投资策略能带来哪些好处?
这种投资策略(以全球股票ETF为主,辅以债券和房地产ETF,并长期持有)能带来以下好处:
- 捕捉市场整体增长: 通过投资全球股票ETF,能够分散投资于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企业,自动捕捉到市场整体的长期增长,避免了选股的困难和风险。
- 降低个人选股风险: 无需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个股,避免了“选错股”的风险,特别是那些最终无法成为“1%”的股票。
- 抵御通货膨胀: 长期来看,股票投资的回报率通常能跑赢通货膨胀,有效保值增值。
- 简单易行,节省精力: ETF投资通常是被动管理,操作简单,适合没有太多时间研究市场的普通投资者。
- 享受复利效应: 长期持有结合定投等策略,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复利效应,使资产稳健增长。
- 分散投资风险: 投资于全球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不同资产类别,能够有效分散单一市场或单一资产的风险。
- 获取稳定现金流(房地产ETF): 通过配置房地产ETF,可以获取相对稳定的租金收益,增加投资组合的现金流。
8. 这位超商店员的投资案例给普通投资者带来了哪些启示?
这位超商店员的投资案例给普通投资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 普通人也能成功投资: 即使是像超商店员这样的普通收入群体,只要采取得当的投资策略,也能实现可观的财富增长。700万资金投入ETF市场并实现显著回报,证明了投资并非富人专属。
- 被动投资的强大: 案例中的高额回报主要得益于对指数型ETF的长期持有和合理配置,而非频繁交易或精准择时。这再次强调了被动投资策略的强大和有效性。
- 坚持长期主义: 即使市场有波动(如股债双跌年份),坚持长期持有能够穿越牛熊,最终实现丰厚回报。试图规避每一次下跌反而可能错失上涨机会。
-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90%股票、10%债券/房地产的配置比例,既能最大化地捕捉股票市场的长期回报,又能通过债券和房地产进行一定的风险分散和现金流补充,体现了合理的资产配置对于投资成功的关键作用。
- 信任专业研究: 他的配置理念借鉴了约翰·博格等被动投资先驱的研究结论,说明普通投资者可以信赖并采纳经过验证的投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