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一、有色金属:

国内铜期货价格在2月、4-7月和11-12月上涨概率较高,其中2月、4月、7月和11-12月平均涨幅较大;而1月、3月、8月和10月下跌概率较高,平均跌幅较大的月份为5月和10月。

图片

伦敦铜期货价格在1季度、4季度和7月上涨概率较高,且1季度和7月平均涨幅较大;2季度和8月伦铜下跌概率较高,6月平均跌幅较大。

图片

国内精炼铜消费在2月季节性疲弱,7-8月和10月消费表现也偏弱,3-4月、9月和11-12月的消费表现较强,对应国内春节后的旺季、国庆节前下游备货和年底下游赶工。

图片

沪铝

从沪铝的季节性表现来看,传统金三银四、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由来已久,由于农历新年或早或晚,下游企业开工时间不定,但到4月份可完全恢复正常,因此价格上涨概率最大。下半年,下游加工企业及贸易商在7-8月份囤货意愿较强,从而导致铝价出现淡季上涨的情况。

沪锌

从沪锌的季节性表现来看,沪锌期货在2月、7月、9月、12月价格上涨概率和上涨幅度相对较高,其中2月前后恰逢中国春节,北方地区矿企受气温影响存在季节性减停产,原料端相对受限。同时部分下游企业在节前集中补库,引发短期的需求暴增,推动价格走高。而7、9月份的上涨主要体现在夏季冶炼厂的集中检修和金九银十需求的催生作用。另外12月通常将进行下一年的长协,一定程度刺激需求集中体现,同时拉动贸易升水抬升。

沪铅

从沪铅的季节性表现来看,沪铅期货在1月、6、7、8月上涨幅度与概率较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原生铅的供给情况与锌相对类似,但因为有再生铅的补充,铅市场供给端的波动性要相对较小。另一方面铅的消费结构比较单一,70%-80%的需求都来自铅酸蓄电池上,而这种蓄电池的寿命受到气温的影响比较大,夏季、冬季是铅下游需求最旺的季节,由此带动铅市相对强势。

沪镍&不锈钢

镍因为我国镍矿进口目前主要来自菲律宾,菲律宾矿区的天气影响镍矿开采情况,每年11月到来年3月份是镍矿主产区处于雨季中,在此期间出矿量极低,我国镍矿进口量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矿价的走势多受镍矿供应国相关出口政策影响;国内电解镍产量每年四季度多数会集中马力进行生产(同其他有色品种),镍铁以及镍盐的冶炼主要看原料供应以及冶炼利润情况,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价格走势多受供需基本面情况以及产业层面的消息预期影响。

不锈钢从季节性角度分析,每年1月份到2月底甚至3月初,不锈钢处于累库状态,因为现在钢厂检修的时间段决定更多的受利润因素影响,不像以前多数企业会在传统的消费淡季集中检修,在此期间,钢厂产量正常运行,但消费因为下游处于消费淡季,库存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累积;一般春节过后两周,3月中下旬开始下游备货增加,社会库存呈现高位回落的走势;年中库存达到年内低位,下半年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下波动。但是,考虑到预期导致价格提前消化库存变动带来的向上动力或者下行压力,以及原料大幅波动带来的成本利润因素影响,不锈钢库存的季节性变动并不决定价格走势的季节性。

沪锡

对于沪锡期货而言,统计来看,上涨概率较高的月份分别是1月、4月、7月、9月、11月和12月,1月份上涨概率达95%。我国锡矿主要进口自缅甸矿区,缅甸的雨季在6至10月份,国内云南枯水季为12月至次年5月,都会影响供应。下游锡焊料占据锡需求的半壁江山,相对稳定,寒暑假会增加部分需求。

二、黑色金属

煤焦

4-10月焦煤、焦炭期货上涨概率最大,对应传统钢材消费旺季,具体来看在4-6月及7-9月现货价格上涨的规律性最强,对应钢厂原料需求高点,而期货价格通常领先现货半个月左右。且三季度煤矿安全生产形式相对严峻,煤炭供应阶段性有所减少,而铁水产量多在6月见到高点,形成一定供需缺口。春节后2-3月下跌的概率最大,年后煤矿及焦化复工较快,而钢厂往往于3月下旬至4月初启动复产,此前大多消化冬储库存,采购速度不快,易形成阶段性供需过剩格局,价格承压下行。

铁矿石

近年来,钢厂采购基本以按需为主,价格节奏则是基本面定方向,钢厂利润定幅度,宏观情绪定周期。所以出现二季度上涨,三季度下跌,四季度企稳回升,转年价格延续的局面。今年二季度以来,俄乌战争的影响上升为能源供给冲击,对全球商品市场产生一定支撑作用,而国内则是疫情管控下的经济恢复受阻,不利于商品价格向上,在钢厂利润不断收窄的情况下,2022年4-5月份价格波动幅度明显收窄,6月份经济数据仍差强人意,供给下滑速度较慢,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调。

合金

合金企业炉型关启成本小,企业生产弹性较好,产量上并无太明显季节性变化,涨跌主要跟随下游需求和自身成本端变化为主。进入夏季后全国耗电量抬升,日均煤耗的提升,容易引发块煤价格上涨,导致兰炭成本上移,进一步带来硅铁生产成本的上浮。夏季7-8月西北地区水果和蔬菜成熟后,会增加运力需求,会抬高西北地区合金运输成本。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量充沛,局部地区水利发电量增加,会降低部分锰硅企业生产成本。季节性看,夏季硅铁边际成本容易增加,锰硅边际成本西北地区容易强化,西南地区容易弱化。

三、能源化工

PTA

PTA每年在12-2月,6-8月间会出现两波涨势的概率比较大,而每年4-5月,9-10月间出现两波跌势的几率比较大,一般3月和11月会出现震荡行情。出现此规律的原因可能与消费习惯有关,12-2月是冬季棉服消费旺季,而6-8月是夏季衣物消费旺季,而3月和11月是春秋季,可能衣物消费比较少。这样在交易策略制定时,如果这种价格波动规律能酌情应用,比如12-2月,6-8月做多,4-5月,9-10月做空,应该可以提高交易的成功率或者收益率。

乙二醇

乙二醇的价格一方面受上游原油价格走势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纺织行业的季节性特征影响。一般来说,12月-次年1月,春节前后正处于国内纺织服装销售和出口旺季,乙二醇均容易出现季节性上涨,引发煤化工装置开车较多,造成春节累库;2-3月,乙二醇需要消化高库存,而夏季服装需求暂未启动,所以对其价格形成压制;等到4-6月,二季度累库比较严重又处于淡季,乙二醇价格往往会在6月承压,进而出现年内低点;7-9月,纺织服装出口旺季一般也会集中在这阶段,容易出现底部做多机会,价格在此阶段反弹上涨;10-11月,出口旺季临近尾声,新的取暖油需求高峰还没到来,原油价格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乙二醇价格震荡偏弱,10月容易出现阶段性做空机会。

橡胶

每年3-7月间,天然橡胶价格以下跌为主,这是因为这段时间是天然橡胶的供应旺季。到了8月至次年2月,天然橡胶价格以上涨为主,这是由于这段时间各产胶国陆续出现台风或热带风暴、持续的雨天、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了天然橡胶产量。每年4-5月是割胶初期,大量胶乳被制作成乳胶,烟片胶、颗粒胶产量并未明显增加,所以这段时间会有上涨行情。每年12月,特别是来年的1月、2月和3月,天然橡胶逐渐停止了交割,下游厂家需要补充库存以满足停割期间的生产需要,导致天然橡胶价格出现上涨行情。天然橡胶价格上涨概率最大的月份是1月和12月,即春节前橡胶价格往往表现强势。

原油

在原油供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需求端主要是通过成品油的消费来体现的,需求旺季将带来价格高企,而消费转淡后则会导致价格低落。通常情况下,成品油需求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夏季是汽油消费高峰,冬季则是取暖油需求高峰,这两个阶段,原油需求量通常都会达到年内高位。在统计了美国原油20年的月度平均需求后发现,原油需求一般在7月份达到年度峰值,之后在9-10月份回落,冬季需求再次走高,这与上文原油价格涨跌概率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表明原油季节性需求变化对价格的季节性波动有影响。

纯碱

处于偏上游原料端,下游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生产稳定,需求平缓,玻璃逢低拿货,节奏不太一致;轻碱端下游开工负荷相对也较平稳,轻碱库存变动更多是下游接货节奏的变动;库存季节性不明显;相对春节后,库存下滑,下游备货需求明显;4-9月也是检修季,相对9月附近下游消费旺季,去成品备原料,纯碱库存相对低位。

玻璃

库存看,春节前后累库,其余时间去库过程;消费看,金三银四,金九银十,季节性明显,甚至11-12月也会出现赶工行情;生产线稳定生产,产量波动主要是冷修和点火,冷修周期4-6个月,相对生产偏刚性,短期行情更多集中在需求端;8月前后相对价格强势,1月相对价格弱势,厂家推行低位保价政策而消除春节前后库存压力。

甲醇

1-2月,春节临近,物流逐渐停运,节前厂家为避免憋罐,降价去库意愿较强;由于假期生产持续,而需求低位,库存高位一般会出现在节后;2-4月,我国甲醇行业进入春季检修,外围负荷不高我国进口甲醇一般偏低,再加上下游节后复工,该阶段主要表现为库存去化;4-6月,随着进口恢复、春检结束,以及原料煤炭进入淡季,甲醇一般表现为库存回升,价格回落;随后6-8月需求进入淡季,该阶段大概率会出现年内价格最低点;8-10月,一方面秋季甲醇装置集中检修,另一方面下游逐渐进入消费旺季,且中秋、国庆双节前备货需求较强,价格可能会快速攀升,甚至9-10月会冲向年内价格高点;10月-年底,价格往往先高位回落,但考虑到冬季国内外限气预期以及煤炭旺季成本支撑,价格回落幅度有限,甚至再度回升,整体呈现高位震荡格局,库存随着供需格局变化整体大概率先增后减。

尿素

我国尿素的季节性特征为“全年生产,按需使用”,工业用尿素季节性消费差异小,但农业消费具有明显的淡旺季特征。每年1-4月为传统的春耕季节,约占全年总消费的32%;5-7月为传统的用肥旺季,全国大田作物开始用肥,同时工业需求旺盛,约占全年总消费的43%;8-12月,尤其进入10月份后,农业需求渐渐减弱,约占全年总消费的25%。

沥青

沥青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首先,沥青路面施工要求温度在5℃以上,并且雨天、路面潮湿时也无法施工,因此整体上一、四季度施工受气温限制,二、三季度施工受降水限制。其次,新建道路项目通常会把一个项目标段从路基建设到路面铺设的完整工程安排在同一年内,春夏之际开工,秋天天气适宜时完成路面铺设。第三,春节的存在加强了沥青需求的季节性。

PVC

每年的1-3月是我国春运比较繁忙的时期,尤其北方气候寒冷,交通运输不便,此时的地产开工和塑料加工企业的开工率都较低,所以对PVC的需求减弱,使其价格承压。4-6月,随着气温回升,PVC的需求随着下游企业的高开工率逐步上升,但是pvc本身的加工企业也维持高开工率,使现货供应较为宽裕,此阶段pvc价格一般维持高位震荡。等到了7-9月份,由于氯碱装置在高温下运行容易发生危险,所以这个阶段的检修较多,开工率就会下滑,使产量呈现下降趋势,但7、8月又是塑料加工企业的传统需求旺季,市场很容易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容易出现高点。最后是10-12月,慢慢进入了需求淡季,北方建筑行业逐渐停工,不过10月份南方的需求还在,所以此阶段PVC价格会慢慢振荡回落。

塑料

塑料下游在往年有相对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下游占比最多的是薄膜制品,其中农地膜的生产与消费具有季节时效性,每年3月以及下半年的金九银十是一年当中的消费旺季,3-4月主要是农地膜消费,随后逐渐转弱,6-8月是传统淡季,下半年主要是棚膜类备货。但实际在整体需求氛围弱的背景下还是会出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情况,2022-2023年的淡旺季都不明显。

PP

PP行业的下游工业属性更强,应用范围包括塑料制品、家电汽车类、编织袋等,消费旺季主要是下半年,上半年是春节后的补库,下半年国内外节日较多对塑料制品需求旺盛,再加上出口因素,通常会有金九银十的表现,但受整体需求氛围影响。

苯乙烯

往年苯乙烯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是下游之一EPS在建筑上应用有季节性规律,春节累库,节后需求恢复进入去库阶段,7-8月进入淡季,下半年金九银十需求再走强,ABS与PS主要用作电器和汽车类,消费旺季通常也是下半年,但是近几年规律不明显。

打印/导出